Page 438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438
冬 季
果农变冬闲为冬忙,掀起果树冬管热潮 ( 李俊生 摄)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 冬”指的就是冬至,这句谚语揭示了冬至气象与农耕的关系.说的是
如果冬至在月份的上旬到来,就说明今年冬天不会太冷,冬至过后天气很快
就会回暖,这时候就可以早早地把厚棉被卖了购买养殖更多耕牛,准备下地
干活、扩大生产.如果冬至是在月份的下旬,那么今年是冷冬无疑,即使开
春了天气很可能也会持续冷一段时间.因此庄稼人就需要把家中耕牛卖掉,
用所得钱买棉被来御寒.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
冷暖的好时机,因此根据生活经验总结了不少相关的谚语.
冬至无霜,碓里无糠
山西晋城地区认为如果冬至这天霜少,那么第二年农作物就会歉收.与
此类似的谚语还有 “ 冬至有霜,碓头有糠”等,是说冬至霜多有利,这两条
谚语实际上是从同一事物的两面去说的.因为如果霜少,病虫就容易多,农
作物就会减产,粮食产量自然就大大减少了.
糠指谷的外壳,带有糠皮的米为粗米,除去糠皮的米则为精米.碓是一
种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圆形的石头,下面的石
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使用者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去
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碓的雏形是杵臼,传说在月宫中捣药的玉兔,所
用的就是杵臼这种工具.
4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