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2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442

冬    季

                  冬,穷得乱哼哼”,也是提示人们冬至节不要忘记蒸冬.但是在现在,蒸冬

                  作为一种习俗已经非常少见了.
                      虽然窝头是农家常见的食物,但冬至节这一天要蒸的窝头,与平时的家
                  常便饭所蒸的窝头不同.首先,窝头的用料不太一样.平日一般都是用玉米
                  面或高粱面蒸的,而冬至节这天蒸的窝头,家庭条件好些的,是用小米面,

                  里面还掺着红枣泥儿.条件不济的,起码也要往玉米或者高粱面里掺上红枣泥.
                  另外,平日蒸窝头随便什么时间都可以,而冬至节这天,必须是早晨蒸窝头.





















                                      内蒙古马场职工扬场情景 ( 韩颖群   摄)



                      冬至到时葭灰飞
                      葭 [ iā ]指的是芦苇,葭灰也叫葭莩之灰,是用芦苇烧成的灰烬. « 诗
                          j
                  经  国风  秦风»中的 “ 蒹 [ iān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j
                  方”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在与冬至有关的诗词中, “ 葭灰”是一个出现频率
                  很高的用典.比如杜甫有一首 « 小至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
                  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葭灰占律,是古代汉族人测量节
                  气中的中气到来的一种行为.这里的中气不是指人的呼吸和肺腑之气,而是
                  一个专门的节气用语.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
                  气相间地排列,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通常冬至时间在月

                  的中间,所以冬至也叫做冬天的中气.在冬至前的三天,古人在一个用布幔
                  密封的房间内,摆上 12 根长短不一的律管,类似于音乐中的笛管,并在每
                  根管内填上芦苇灰.等到冬至时刻到来,地气上升、阳气生长,相对应的律
                                                                                     4 1 7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