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45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大暑前后,晒死泥鳅
                      泥鳅即便是在水塘干涸时,也能潜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湿
                  润,便不致晒死.本条谚语夸张地表达了大暑气候的炎热和较为极端的干旱
                  少雨天气.

                      泥鳅是鳅科、泥鳅属鳅类.体长形,呈圆柱状,尾柄侧扁而薄.头小,
                  吻尖,口下位,呈马蹄形.须 5 对,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无眼 下

                  刺.鳃孔小.鳞甚细小,深 陷 皮 内.侧 线 完 全.鳔 很 小,包 于 硬 的 骨 质 囊
                  内.背鳍短,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尾鳍圆形.体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
                  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也有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一显著
                  的黑色大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为底栖鱼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
                  水田、池沼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昼伏夜出,适应性强,可生

                  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水中缺氧时,能跳跃到水面吞入空气进行肠呼
                  吸.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人们对大暑节气前后所表现出的天气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于此时
                  的温度、降水等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或者对农事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夏

                  天炎热,冬天寒冷,是最鲜明的四季特点,如果在一年中最热的小暑大暑节
                  气时天气不热,或者是天气炎热的时间推迟到立秋后,这样的天气就很反
                  常,那么到了冬天最冷的小寒大寒时天气也不会很冷.
                      与这条谚语类似,预见未来天气变化的 “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意思
                  是,大暑日如下大雨,那么过一百天便可以见到霜,意指秋后降温迅速.霜

                  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
                  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霜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秋季出现的第
                  一次霜称作 “ 早 霜” 或 “ 初 霜”,春 季 出 现 的 最 后 一 次 霜 称 为 “ 晚 霜” 或
                  “ 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本条谚语意思是,如果在小暑节气当天逢阴雨天没有太阳,那么到大暑
                  时节会更加炎热,炎热到石头都要被晒开的程度.
                      2 2 0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