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27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陆,导致多晴朗高温的天气.日最高气温可达 40℃ 以上.小暑是全年降水

                  最多的节气,特别是 北 方,常 出 现 大 雨、暴 雨、电 闪 雷 鸣、冰 雹、龙 卷 风
                  等.谚云:“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生动地说明了此一时段降雨量的丰沛.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
                  期;中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
                  风影响,进入到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
                  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处于雨季中;而长江

                  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伏旱,这
                  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有的年份,小暑前
                  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的情况
                  下,出现锋面雷雨,促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 倒黄梅”的天气现象.小暑
                  后北方需注意防涝,南方应注意抗旱.农谚说:“ 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

                  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北京降水也主要集
                  中在七八月份.


                                               农 事 类 谚 语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俗话说 “ 过了小暑便入伏”,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
                  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
                  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
                  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
                  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

                  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三伏天包含了大暑、立
                  秋两个节气,小暑在 7 月的 7 日或 8 日,正值初伏前,因此,小暑节气之后
                  就要入伏了.而如果在伏天的时候很炎热,这样农作物才会丰收.夏收作物
                  的生长需要高温天气,这样利于光合作用存储能量,自然产量也就会更高.

                  比如小暑时节,高温天气,棉花处于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 小暑天气热,
                  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地区的棉花陆续开花,此时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
                  还要及时打杈、整枝、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
                  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
                      2 0 2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