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26

夏    季




                      小暑快入伏,大暑中伏天
                      “ 伏”,指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
                  时节.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 7 月中旬到 8 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
                  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
                  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

                  配合来决定的.





















                           小暑时节,江苏省镇江市医生给病人进行 “ 冬病夏治”( 封疆民   摄)

                      中国的传统中医药疗法中有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建议人们在三伏天贴
                  三伏贴.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
                  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
                  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

                  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
                  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
                  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 “ 春夏养阳”
                  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
                  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

                  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小暑节气,盘踞在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逐渐北抬西伸进入中国大
                                                                                     2 0 1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