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3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343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趋于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所以此时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寒露节气

                  前后,有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即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民间在庆祝
                  重阳节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

                      二、 谚语释义



                                               气 象 类 谚 语

                      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霜花浓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 “ 寒”字,意味着全国大部地区将由凉爽
                  向寒冷过渡.寒露之后,天气转凉,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更重,快要

                  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北方冷空气在此时已有一定势力,地面大多处在冷高压控制

                  之中,秋高气爽,早晚略感寒意,地面多吹偏北风.同时,北方冷空气的南
                  下入侵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大.从寒露到霜降,虽然只有短短 15 天,却是一
                  年之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
                  后,温度下降 8~10℃ 是很有可能的.因此,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

                  大特点,也是我国许多地区季节变化的转折点.
                      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大部、西藏大部、川西高

                  原等地基本已经入冬或是在寒露期间进入冬季.而辽宁南部、华北中南部、
                  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地区在寒露
                  节气前就已经进入秋季,南岭沿线地区紧随其后,在寒露期间也会逐步入
                  秋.然而,对于华南大部地区来说,寒露期间气温依然不低,夏天的感觉还

                  在延续.


                      寒露不算冷,温度变化大;中午暖洋洋,早晨见冰碴儿
                      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
                  昼暖夜凉.在东北地区白天中午还比较暖和,但夜晚的温度特别寒冷,昼夜

                  温差大,因此早晨还能看见冰碴儿.
                      我国地域辽阔,寒露时节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地区,
                  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 22℃ 以上,但早、晚会感到丝丝寒意,因此广西有
                  “ 过了寒 露 节,夜 寒 白 天 热”的 谚 语.天 津、山 东、山 西、河 南、江 苏 等
                      3 1 8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