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6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346
秋 季
在 9 月中下旬进入抽穗扬花期,易遭受低温危害,但习惯上仍沿用 “ 寒露
风”一词,长江中游有的 地 区 称 “ 社 风” 或 “ 秋 分 风”,长 江 下 游 称 “ 翘
穗”或 “ 不沉头”,在长江 流 域 有 “ 秋 分 不 出 头,割 了 喂 老 牛” 之 说.虽
然出现的时间和称呼不同,但实质上都是秋季低温给晚稻抽穗扬花、灌浆
造成的危害.类似的谚语还有:湖南地区的 “ 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广西地区的 “ 寒露翻大风,农户米 缸 空” “ 早 造 要 防 倒 春 寒,晚 造 须 避 寒
露风”.
四川广元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 李明成 摄)
寒露风云少,霜冻快来了
河北地区民间经验认为如果寒露风少云少,则预示着霜冻快来了.农谚
中有很多根据节气日及前后的云和风的状况,来预测未来的气候.云是天气
的招牌.观云则一直是人们辨天的重要方式.古人力图通过寒露节气的天气
推断未来的天气.类似的谚语还有广西地区的 “ 寒露起黑云,冷雨时间长”,
表明如果寒露有乌云,则预示着天气转冷且雨水多.
除了观云,古人很早以前就注重把握风向.我国属于季风气候,风为先
导.一个时节盛行风向的转变,季节转换;一天之中风向的不同,则晴雨不
同.人们首先划分不同方向的风.先秦时期,人们便开始划定 “ 天有八风”,
不同方向的风可能导致不同的天气.常言:秋冬以东风、南风有雨,春夏以
西风、北风有雨.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