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326

秋    季

                  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

                  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
                  会,以致雇倩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
                  生动记载了北宋年间开封秋社期间的种种庆典活动.
                      每逢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祭祀土地神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
                  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利用这一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
                  动.社日到来之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式各样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

                  宴,非常热闹.旧时逢社日,有钱或官宦人家在这一天要宴请宾朋,民间则
                  互送社饭、社糕、社酒,集会娱乐,这些活动后来逐渐流传演变为今天的社
                  戏、庙会等民俗活动.
                      在秋分灶日如果遭遇风雨,地里未收割的庄稼就会遭到损害而减产,所
                  以古人认为,若秋分在秋社之前,则预兆来年五谷丰登;若秋社在秋分之

                  前,则预兆来年收成堪忧.由于古代对月神与土地神的信仰,假如遇上 “ 社
                  后分”,古人就会自然而然以为这是遭遇了神灵的惩罚.
                      类似的民谚还有:“ 先社后分,泥下重屯屯;先分后社,泥下撒天火”等.


                      老寿星的脑袋———宝贝疙瘩
                      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本为恒星名,后

                  逐渐演化为道教中的神仙 “ 南极长生大帝”.
                  位列四御之第三位,其职能为掌世间寿数.
                  寿星的民 间 形 象 通 常 为 一 个 持 杖 的 白 须 老
                  翁.寿星的形象最鲜明的特点当属他那硕大
                  而突出的额头,此当为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

                  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的产物,如:象征长
                  寿的丹顶鹤头部高高隆起,西王母的寿桃可
                  使人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等.
                      中国地处北半球,因而南极星 ( 南极老
                  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
                  一闪而逝,极难见到.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

                  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在秋分这日早晨,皇帝                               杨家埠年画 « 老寿星»
                  会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司                               (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3 0 1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