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91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时节,很多地区的秋苗正值生长旺季,蒸腾作用加强,这段期间如
果得不到充沛的降雨,农田很容易出现干旱,缺少水分的土壤,自然无法让
庄稼很好地生长,减产也就在所难免.此时是秋季粮食生长的最关键阶段,
如出现充沛的降雨,对于农田的收获有利好作用.
立秋节气距离处暑虽然时间间隔不远,但处暑节气期间,秋粮已经生
长到最后的紧要关头,这段时间需要高温的环境加上充足的光照,才能让
庄稼籽粒饱满,从而获得丰收.处暑如果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自然对于
庄稼生长不利,很容易出现籽粒干瘪,从而造成减产,所以也被叫做 “ 万
人愁”.
其实我国有的地区反而认为处暑节气期间下雨比较好,这样才能利于丰
收,也被叫做: “ 处暑早得雨,谷仓早得米”.所以,农谚的地域性比较明
显,但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讲,处暑期间还是比较期望天气晴朗,艳阳高照的
天气对作物生长才比较有益.
处暑逢单,放火烧山;处暑逢双,水淹谷桩
这里的 “ 单”、“ 双”是指日子是单数还是双数,比如 1 、 3 、 5 、 7 、 9 是
单数, 2 、 4 、 6 、 8 、 10 是双数.同时,“ 单、双”不是按照阳历来算,而是
按照老辈人喜欢的农历计算.在农民看来,不管是开门利是,还是起房上梁
都需要找个黄道吉日,生产劳作也是如此.在四川地区,处暑当天的日期为
单数时,之后就会艳阳高照,是个好天气,适合庄稼生长.相反,如果处暑
当天的日期为双数,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对农作
物生长不利.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等称,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它根据月相的变
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并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 24 段,
形成二十四节气.农历是融合阴历与阳历成为一种阴阳合历的历法,其年份
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
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这句农谚是老辈人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并没有真正的
证据能够验证处暑这天的单双数与雨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随着气象环境的
不断变化,这句话在以前某个地区比较正确,现在也会出现一定偏差,不过
2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