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68

秋    季

                  有帝王率诸侯大夫西郊迎秋的习俗,还会举行祭祀蓐 [ rù ]收神等仪式,祈

                  祷来年的风调雨顺.民间有带楸叶、立鳅、晒秋、啃秋,喝 “ 立秋水”、吃
                  “ 凉宵”、秋桃、秋渣、贴秋膘等习俗.湖南湘西花垣等地一般会在此时举办
                  “ 苗族赶秋”活动.
                      立秋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需注意精神调养,饮食上宜补养脾

                  胃,多吃些清热祛燥的食物.
                      二、 谚语释义



                                               气 象 类 谚 语

                      立秋一庚末伏见
                      根据我国历法规定,代表夏季最热的 “ 三伏”天开始的时间,是从夏至

                  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起,称为头伏,二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
                  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一伏为 10 天,整个伏天有的年份是 30 天,有的
                  则是 40 天,取决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与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之间的
                  时间间隔.
                      “ 庚日”是干支纪日法的体现.中国古代 “ 干支纪日法”,用十个天干与
                  十二个地支相配而成的 60 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

                  的日 子 叫 庚 日.庚 日 的 “ 庚” 字 是 “ 甲、乙、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宋  高承 « 事物纪原»中记载 “ 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
                  伏.故谓之伏日.颜师古曰: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

                  名曰伏.”
                      因此,立秋后还处在伏天中,依然是处于全年最热的时间段,故民间自
                  古就有 “ 秋老虎”一说,类似谚语还有 “ 立秋过后,还有 ‘ 秋老虎’在一
                  头”“ 秋后一伏热死人”等.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以立秋早晚来占验天气的风俗.东汉崔寔的

                  « 四民月令»收录了 “ 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到头”,就是 “ 土俗以立
                  秋之朝夜占寒燠”的记载.
                                                                                     2 4 3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