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0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470
冬 季
气候或强寒潮的天气,致使最低气温低于 -15℃ ,冬小麦麦苗将会遭受冻害
损失.为了保护麦苗安全过冬,需酌情进行冬苫.冬苫可以保温防寒,还可
以增加肥力,减少农田水分蒸发,保持地墒,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畜禽伤害
麦苗,是一举多得的护青措施.农事上常用大粪、圈粪遮盖.如果冬九天气
偏暖,麦苗有冬旺现象时也可以不苫.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
俗,此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见不到的田鼠窝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
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节气正常情况下是天气最冷的时候,不过在某些年份,大寒也会出
现不冷反暖的情况,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件好事.因为气候反常,人、牲
畜、庄稼可能都不会安宁.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对来年的农业生产将带
来不利的影响.农谚云:“ 寒冬不寒,来年不丰” “ 腊月冻,来年丰” “ 大寒
不寒不冻,来年一定虫多”,寒潮带来的低温天气可以抑制土壤中害虫的生
长,或杀死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轻虫、病对农作物的危害,来年
才会有个好收成.通过大寒气候的变化可以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
更好及早地安排农事.此外,天气忽冷忽热,极易诱发并加重各类疾病.
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需要适当的低温来通过春化阶段,如
果冬天气候不寒冷,小麦生长过快过旺,提前拔节反而易遭受低温冻害,导
致来年减产.春化一般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
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这一现象也称为 “ 春化作用”.冬性草本植物一
般于秋季萌发,经过一段营养生长后度过寒冬,于第二年夏初开花结实.如
果于春季播种,则只长茎、叶而不开花,或开花大大延迟.这是因为冬性植
物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才能形成花芽.冬性禾谷类作物 ( 如冬小麦),
二年生作物 ( 如甜菜、萝卜、大白菜)以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 ( 如牧草),
都有春化现象,这也是它们必须等到翌年才能开花的基本原因.中国农民很
早就有了用低温处理种子的经验.如 “ 闷麦法”,将萌发的冬小麦种子装在
罐中,放于冬季低温下 40~50 天,以便于春季播种时,获得和秋播同样的
收成.也可以利用人工低温处理,来满足植物分化花芽所需要的低温,而取
得过冬的效果,这种处理方式叫做 “ 春化处理”.在我国部分地区常年暖冬,
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薹,抗寒能力大大减
4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