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大观
P. 8

与菜园。”陆游在《山南行》中如此描述:“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南宋於潜县县
               令楼璹首创《耕织图》,“图绘以尽其状,诗歌以尽其情”。这部美丽画卷首次完整记载了我国养

               蚕织绸生产的全过程。这一阶段大致形成了华北、江南及四川三大桑蚕丝织中心的格局,创造

               了闪亮柔挺的缎、豪放华美的织金锦、胜于书画的缂丝和摹仿名作的画绣,可谓人世间绝妙的

               心灵之花。

                   明清时期,为了缓冲棉花的冲击,两代王朝都采取了鼓励植桑养蚕的政策。明初,规定每

               一户,头年种桑枣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凡不种桑的要交纳绢一匹。这一阶段桑

               蚕丝绸业形成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密集生产区域,其中苏、杭、松、嘉、湖为五大丝绸重镇。江

               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并称"江南三大织造",为宫廷织绣的主要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桑蚕业得到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丝绸一直是我国第二

               大宗出口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东桑西移”,桑蚕业

               在广西、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并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

                   桑蚕丝绸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已经深深地融

               入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桑蚕丝绸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产业经济价值

               被不断挖掘开发,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时代风华。

                   桑树被誉为东方圣树,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在古人看来桑树是一种神树。唐代《艺文
               类聚》引《典术》:“桑木者,箕星之精,神木也。虫食叶为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当代

               基因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桑树神奇的奥秘,桑树起源于喜马拉雅山。桑树基因的进化速度是同属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