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大观
P. 7

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形象地描绘了当

                  时桑蚕生产的田园春色。当时中原地区处处可见成片的桑林,既有人工种植的,又有自然植被。

                  正因桑蚕分布区域的不断扩大,才有各地丝织物源源不断地流向朝廷,才有王宫中的满仓丝绢。

                  商周时期,中国制造的丝织品以绮最为精致、流传最广,被各国贵族视为无上的珍品,西亚和

                  古印度人根据“绮”的译音,把中国称为China。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则根据汉语“丝”的译音称

                  中国为Seres,即丝国。

                      汉唐时期,丝绸贸易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中国的蚕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在丝绸贸易的推动下,各朝政府

                  更加重视桑蚕业,多以“农桑并举,耕织并重”为立国之策。《资治通鉴》在描述陇西一带富庶
                  的原因时写道:“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公元207年,曹植随军来到蓟城(今北京

                  广安门一带),看到桑树葱郁,乃作《艳歌行》:“出自蓟北门,遥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叶叶

                  自相当。”唐代孟郊《织妇词》云:“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不

                  仅北方地区桑树甚多,而且南方的江浙和四川地区桑蚕业也发达起来,吴丝、蜀锦逐渐名扬天

                  下。汉唐织绣纹样融合了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精华,更显得雍容华贵、绚丽多彩,唐代诗人窦巩

                  赞叹道:“东风雨洗顺阳川,蜀锦花开绿草田。”丝绸成为当时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成为强国

                  富民的国宝。
                      宋元时期,桑蚕丝绸业的重心已经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南宋杨万里有诗《桑茶坑道中》云:“田塍莫道细如椽,便是桑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