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8

前    言

                  节气谚语是人民群众表达生产生活经验的 “ 现成话”,多为完整的判

                  断句表达,在词汇和结构上具有相对固定性.例如上海一带流传的
                  “ 夏至种芝麻,当头一枝花”,河南是 “ 夏至种芝麻,劈顶一枝花”,

                  两种说 法 在 词 汇 上 不 完 全 相 同,但 表 达 的 都 是 夏 至 种 芝 麻 太 迟 的
                  意思.
                       群众性.节气谚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修改、使用和鉴定的结

                  果,是民间流传广泛的通俗语言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 尚
                  书  无逸»称: “ 俚语曰谚.” « 礼记  大学»释文: “ 谚,俗语也.”

                  作为集体智慧的艺术创作,节气谚语的民间性和群众性,使其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大量创作和普遍流传,呈现出生生不息、代代相

                  传的生命活力.
                       科学性.节气谚语又被称为 “ 科学的小诗”,传授的知识大部分
                  以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是人们经过劳动、学习、观

                  察、体验而得到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概括了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
                  运动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尤其是二十四节气气象类和生产类谚

                  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地域性.节气谚语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和当地的气候、物产、方言
                  等息息相关.我国幅员辽阔,同一个节气,各地的气候不尽相同.人

                  们多根据各地气候特点来具体地安排农事活动,许多节气谚语都充分
                  体现了这一点.例如采茶讲究时令,浙江一带是 “ 清明一杆枪,姑娘

                  采茶忙”,湖南地区则是 “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这显示出了农事活
                  动时间在地域上的差别.陕西宝鸡一带流传着 “ 早晨立了秋,后晌凉

                  飕飕”的民谚,其中 “ 后晌”为当地方言,鲜明地体现了节气谚语表
                  达的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流传的节气谚语历史之长、地区之广、内容之丰富、影响之

                  深远是举世无双的.节气谚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美的言词,扎根于中
                  国的乡土社会,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从传统走向未来,在科学昌盛的现代社会,节气谚语对于人们
                                                                                       3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