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升国旗仪式
2021.10.11
9月30日上午,我馆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升国旗仪式。全体馆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共计170余人参加。馆党委书记隋斌同志主持升旗仪式并讲话。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 第17期
2021.10.08
今日9时39分迎来今年的寒露节气。我国古人将太阳在黄经195°—210°的时段确定为寒露节气。寒露意味着气温降低、天气寒凉,北方播种冬小麦,南方晚稻抽穗扬花,需防御寒露风。寒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宾,最后一批南迁的鸿雁飞来;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鸟藏匿起来,蛤类变得常见;三候菊有黄华,季秋之月菊花盛开。
关于公布2021—2022年度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 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2021.09.3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挖掘二十四节气蕴含的科学内涵、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发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服务当代、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中国农...
从农业发展读懂中国历史 ——2021年第三期“农博讲堂”成功举办
2021.09.29
2021年9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曾雄生教授做客我馆第三期农博讲堂,并以“文明的底色——从农业看中国历史”为主题,作学术报告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讲座由李迎宾馆长主持,隋斌书记、邓志喜副馆长以及全馆各部门干部职工11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中,曾雄生教授旁征博...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 第16期
2021.09.23
今日3时21分迎来今年的秋分节气。我国古人将太阳在黄经180°—195°的时段确定为秋分节气。秋分意味着秋季过半、昼夜等长,是秋收、秋种和秋管的“三秋”大忙时节。秋分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人们很少再听到雷鸣之声;二候蛰虫坏户,蛰虫开始封堵洞口,以避寒气侵扰;三候水始涸,江河湖泊水量减少,浅塘、水洼处...
品农耕文化 过快乐中秋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秋文化体验活动成功举办
2021.09.22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12日,农博中秋文化体验活动成功举办,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共60个亲子家庭、150余名观众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了传播普及农业知识,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此次中秋文化体验活动以我馆三个专题陈列馆:土壤馆(8号馆)、农具馆(9号馆)和彩陶馆(10号馆)展陈内容为...
我馆文创产品亮相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021.09.10
2021年9月2日,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盛大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我馆作为北京市22家文创产品试点单位之一,参加了由北京市文物局牵头的“京津冀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的展示,全面展示我馆文创产品开发新成果,提升中国农业博物馆社会影...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 第15期
2021.09.07
今日17时53分迎来今年的白露节气。我国古人将太阳在黄经165°—180°的时段确定为白露节气。白露意味着,天气转凉,寒生露凝。庄稼成熟,收获季节到来,农民常言,“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白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鸿雁从漠北飞来;二候元鸟归,燕子南飞避寒;三候群鸟养羞,鸟类开始储食御冬。保护传承8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