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月30日举行的杭州市总商会广告会展业商会成立仪式上,首任广告会展业商会会长陈旭明在谈到今年商会的工作打算时说,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商会计划与大专院校合作,定期举办会展专业人才培训活动。长期以来制约杭州会展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有望得到解决。看来,杭州的会展业发展还得需要人才大“健身”行动。3000人没有一个“科班出身” 会展经济作为一门独特的行业,包括会展组织者、会展管理者、会展施工人员和配套服务人员,而现在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熟悉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技能的会展组织专业人才很少。据权威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国内会展从业人员不下100万人,但事实上,这些从业人员几乎都是“半路出家”。 而杭州大多数会展企业成立时间短、基础条件差、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低,表现为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展会都凭借前人的经验,延续了上届展会的模式,专业人员少,大多是兼职人员,分工不明确,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低。 据杭州市总商会广告会展业商会秘书长陈鉴明介绍,目前杭州带“会展”字眼注册的公司大约有100家左右,如果再加上展览、广告、设计、工程、运输等从事与会展有关的公司,杭州就有200余家,会展从业人员估计有3000人左右,但这些人基本都不是“科班出身”,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商会的首次人才培训准备将在6月底举行,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解决杭州会展企业目前的人才短缺问题。全国第一个会展专业在杭州 会展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但由于会展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因此有专家分析说,会展人才的培养还远远没有跟上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会展人才尤其是会展组织人才出现紧缺现象,影响会展业的发展,加强培养会展人才将成为促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展教研室主任丁萍萍副教授分析说:“杭州发展会展业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1929年杭州就有了具有世界影响的西湖博览会,但目前会展业发展现状还落后于多数沿海大城市。恢复举办西博会后,杭州会展业奋起直追,发展迅速。会展人才需求也随之急速膨胀,目前人才缺口约为2000人。而各类高校面对市场的需求,反应还不够迅速,有时甚至还陷入会展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的争执之中。” 丁主任介绍,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正式设立了会展专业,2002年通过普通高考招收了两个大专班,这80名学生成为全国第一批接受会展学历教育的大学生。虽然他们要到2005年才毕业,但已有很多用人单位来打听,其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为了选拔更好的人才苗子,该院会展专业今年开始实行跨省招生。 尽管高校有了会展专业,但学生要两年后才毕业,暂时的人才短缺怎么解决?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短期的专业培训是一种现实可行的办法。据了解,国内会展业最发达的上海就是通过这种短训班来解决暂时的人才紧缺的。会展人才需要“健身” 未来几年内会展业还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杭州的3000左右的会展从业者还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从业人员中有相当多的是不称职的,真正的人才还是远远不够。所以说,现在会展业的人才不是数量上的“瘦身”或“增肥”的问题,而是要提高质量,是“健身”。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自2000年杭州恢复举办西湖博览会以来,在杭州举行的大型会展数量逐年递增,仅每年西博会期间的展会项目就有几十个,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的举办和上海世博会的举行无疑都将成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添加剂”,同时也将拉动对会展人才的进一步需求。 陈鉴明表示,近年来市政府对会展产业越来越重视,正努力打造会展之都,加上西博会和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带动,杭州近两年将会诞生一批新的会展服务公司,杭州的会展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会展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那些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熟悉会展行业和国际惯例的人才将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