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

打印
字号:
2020.09.22

      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种植历史绵延上千年,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是以洞庭山碧螺春茶果复合种植为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遗产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东山镇和金庭镇,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唐宋时期吴中地区所产茶果多数成为宫廷贡品。

     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最早形成于唐朝。唐代茶圣陆羽曾多次在洞庭山考察茶事,并在《茶经》中对洞庭茶有过明确的记载。而在《唐书·地理志》上已有洞庭山进贡橘子的记载。

     吴中洞庭山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无霜期较长的特点,利于茶果生长,是茶果生产的理想之地。

     碧螺春茶产地土壤以黄棕壤和壤质黄泥土为主,山前平原和梯田的茶果种植区因长时间受人工影响,多为厚层黄土和果园黄土,在湿润环境中呈酸性,适宜茶叶和果树的生长。

     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通过茶与果树的复合立体种植,形成梯壁牢固,梯度布局,水土保持良好的茶果模式。碧螺春茶树喜阴惧寒,果树喜光耐寒,两种作物共荣共生,实现了茶果之间的养分循环利用,肥水一体化管理模式。

     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独特的种植模式,有效提升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增加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儿茶素,同时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枇杷、马眼枣、乌紫杨梅等多种水果,造就了碧螺春茶独特花果香的优良品质。

     吴中碧螺春茶经久不衰,得益于当地手工采茶、手工拣茶、手工炒制等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其炒制过程分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和文火干燥四道工序。已于2011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中有关碧螺春茶的民俗文化广为流传,早晨吃茶,谓之“早茶”,午后品茗曰为“午茶”,还有“神仙茶”“锅贴茶”“状元茶”“迎亲茶”等。

     吴中地区把碧螺春原产地的自然人文风情与具有悠久历史的碧螺春茶文化巧妙结合,不定期举办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吸引八方来客共聚吴中,共襄盛举。